隨機手札 雜七雜八之地

完全不懂德文的人喜歡上的Mark Forster

10 min生活雜記
#德國男歌手 #音樂

來介紹我眾多老公之一(?):Mark Forster。


在《The Voice》擔任評審的片段

之前有一陣子(不是疫情時)很喜歡看 Youtube 的 The Voice 片段,類似像好聲音那種節目,看那種很厲害的素人詮釋一些歌曲,順便也發掘一些沒聽過的歌。而《The Voice》在許多不同國家都有拍攝,也會找來當地知名的歌手來當導師,德國有幾季就是由 Mark Forster 擔任其中之一。

那時候看了兩個片段,深深被這個真性情又可愛的音樂人吸引。

《Your Man》 by Alexander Eder

第一個片段是當時 19 歲的參賽者(現在是歌手的 Alexander Eder)用極低的低音驚豔評審,低音的程度甚至讓評審以為他有 40 幾歲。雖然參賽者的低音真的滿驚人的,不過看了幾次我反而被在第一句旋律就立刻站起來隨之搖擺的評審 Mark Forster 吸引。

自然的態度、有點扭捏卻不尷尬的搖擺、大大的眼鏡與帽子、恰到好處的鬍子,讓我這個對歐美臉孔一向沒什麼興趣的人竟然有點心動(但我是眼鏡控啦)。

尤其是影片15 秒開始有點垂垂的貓手,也太可愛了吧!

在介紹區看到他的名字之後(感謝 Google 翻譯讓我在一片德文中看到他的名字)就開始搜尋他的更多影片(?)。然後就查到第二個片段——最萌身高差 Bromance。

《Flash Mich》 by Jannik Föste

第二個片段中的參賽者 Jannik Föste 本身是 Mark Forster 的粉絲,參賽歌曲也是 Mark Forster 的作品《Flash mich》。先簡單介紹一下這首歌:

Flash mich 的意思就是電我(mich 就是英文的 me),這首歌原曲是在闡述對伴侶的思念之情、希望和對方可以像初次見面那樣的「來電」並與對方共度白首,官方 MV 則是講述了一對年輕男同志的日常生活(包含無聊到去搶銀行)。由 Mark Forster 演唱的原版節奏輕快,貫穿整曲的鼓音配上官方 MV 服用,有種青年的叛逆感。

但 Jannik Föste 在參賽時卻以吉他為主軸、放慢節奏,配上自身低沉的喉音,竟讓整首歌變得深情、舒緩而迷人。甚至在原曲中的罐頭吟唱音效,在這裡變成了悠遠迴盪的吶喊。不得不說真的改編得很棒,我後來第一次聽到原曲時完全沒意識到是同一首。

簡單介紹完這首歌,回來講 Bromance 的部份。

參賽者 Jannik Föste 在演唱完這首歌並與評審 Mark Forster 簡單互動之後,似乎是被觀眾鼓譟,Mark Forster 上場一起與 Jannik Föste 再次合唱。這中間的深情對望、合音配上表達愛慕的歌詞,再加上這個身高差,啊~真是完美的腐……我是說腐敗世界中的一朵清蓮。

看看臺下同是導師的 Alice Merton 其迷茫眼神(?),就知道多好看了。

這段合唱有太多值得拿來創作……我是說描述的片段了,實在讓人很難選出最愛的部份(男上加男的那種難),不過我最喜歡的是在 4 分 22 秒,Mark Forster 把最後一句讓給參賽者唱,並陶醉在其中搖擺的樣子

怎麼可以那麼可愛(尖叫)!不知為何有種寵物的感覺。那時候看覺得這個人也太沒架子了吧,怎麼會陶醉成那樣,看了這段之後讓我開始對這個人產生好奇心,並決定要多認識他並聽一些這個人的作品。


聽的第一首歌:《Bist du Okay》

那時候把 Mark Forster 當關鍵字餵進去 Youtube 搜尋,第一個影片就是《Bist du Okay》的 MV。

明確的旋律與節奏

這首歌節奏明確、斷點強烈,第一次的主副循環中,主歌以鋼琴開展,副歌卻轉變成風格迥異的強烈電音,然而第二次主歌延續前一次副歌的電音背景,在第二次副歌時又轉為鋼琴基底。前後的差異讓人有一種微妙的錯亂感,情緒時而平緩時而爆炸。

這讓完全不懂德語的我,就算只是聽旋律也滿享受的。那時候大概就重播了好幾次吧,馬上就朗朗上口可以跟著哼唱,覺得旋律真的很洗腦,但又不是那種讓人討厭的洗腦。

直白的歌詞

然後我就搜尋了德文的歌詞,把他丟進去 Google 翻譯(再次感謝人類的科技),發現這歌詞之直白,直接翻成中文都還能維持語意。有常用 Google 翻譯的人應該都知道,把非英文語系的文字直接翻成中文,通常都會變成一段天書,看不懂在說什麼。

在這邊節錄一小段歌詞與 Google 翻譯:

Fühlst dich, als ob du im Gefängnis bist
感覺就像你困在監獄裡
Stehst vor 'nem Berg und siehst das Ende nicht
站在山的前面看不到盡頭

接著我又去找了真人翻譯的英文歌詞仔細讀過。這首歌是在講對另一個人的關心,「Bist du Okay」的英文翻譯就是「Are you okay」,並描述了對方的情緒已經到了連自己都不認識的地步,如果對方願意,自己想要傾聽並陪伴他。這樣的歌詞與旋律,配上這個 MV 與編曲,其實也可以想成是情緒崩潰時,自己不認識自己的心理狀態,並與自己對話的過程。

獨特而溫潤的風格

那時候真的很驚豔,一來是這樣的主題不太容易出現在流行音樂的檯面,至少那些朗朗上口的歌大多都是情愛調性,二來是驚訝於這樣子看似溫暖的歌詞竟然可以用這麼特別的方式呈現(只看英文翻譯歌詞真的覺得應該配個梁靜茹或劉若英之類)。

後來又找了幾首歌來聽,像是《Au Revoir》《Bauch und Kopf》,發現他的歌曲探討的主題非常多元,內容卻又不會艱澀難懂,然後配上朗朗上口的旋律,才懂為何 Sony 音樂在專輯介紹中這樣描述他:

沒有美派逞兇鬥狠、暴戾之氣,更不是把妹愛秀財富的痞樣,多的是文學氣質與探討人生真諦,猶如一位街頭詩人,賦予文字強大生命力,配置旋律性足夠的編排,提供獨特的歐式流行嘻哈風格。


這大概就是我第一次看到這個人並開始主動搜尋並欣賞其作品的濫觴了,雖然是以花癡開始的,但一邊硬著頭皮用 Google 翻譯加上網路的英文資源,也是聽完了他目前所有的作品,當然也不是全部的作品我都很愛啦,不過前前後後也是在 Spotify 收了好幾首,播放清單分享如下。


Support me on Ko-fi